找到相关内容455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寻访圆仁法师的足迹(下)——阿南史代女士访谈

    波罗蜜多心经》时,我就坐在赵朴老的身边,再一次感受着三种语言念诵出的同一种佛法的伟大精神。没有国籍,没有隔阂,在佛陀伟大慈悲、平等、和平精神的感召下,三国佛教徒聚集一堂,为弘扬佛法,为世界和平,为人类进步...

    桑吉扎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171408.html
  • 五代后周人口和寺庙关系研究

    。唐代宗时(762~779),有神墨禅师修行于此;贞元年间(785~804),有智通禅师驻寺习研经典,著《六波罗蜜疏》;元和年间(806~820),佛门弟子智岑在此弘扬天台教。这些比丘禅师大都继慧远...

    柴树青 柴千军 柴有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971705.html
  • 宴坐寂不动,大千入毫发-唐人宴坐诗析论

    般若经》的观点(注9)。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卷十八「梦誓品」云:须菩提,菩萨在空闲山泽旷远之处。魔来菩萨所,赞叹远离法。……须菩提,我不赞是远离。……佛告须菩提:若菩萨摩诃萨远离声闻辟支佛心,住空闲山泽...

    萧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2073060.html
  • 方立天: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

    藏》第49卷,15页下。]   代表从上座部分化出来的说一切有部理论立场的《阿毗达磨顺正理论》[注释:本书中一些佛教术语、人名和书名,如“达摩”、“波罗蜜&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473178.html
  • 性广法师: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

    去中国的鋥宾禅法,亦多说此五门禅。 而传入中国的禅法,如南山律宗道宣法师,曾作《净心诫观法》教示门人自修外化之道,其中即有“诫观五停心观法”。 又天台智者大师,亦于《释禅波罗蜜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673284.html
  • 菅野博史:《法华经》与宗教间的对话

    以阿罗汉和缘觉为最终目标的声闻乘和缘觉乘呢?在此,《法华经》透露了一个秘密,即在《法华经》之前、以声闻缘觉菩萨三类修行者为对象所说的三类法(顺次为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波罗蜜)及其修行,是方便教。依此达成...

    菅野博史 (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、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所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3.html
  • 玄奘法师对律宗之影响

    》以八十诵律就是尸罗波罗蜜。这些“圆戒体”、“圆教行”都是说明:“百虑咸归理实如此”的道理。佛说三乘实为方便巧施,所谓:“离合待时不定三一。故经云,吾今此身即是法身。斯本从迹也。又云,色声见我名行邪道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1873472.html
  • 佛门中的“安居”犍度

    夏功德殊胜行,无边胜福皆回向,普愿沉溺诸有情,速往无量光佛刹,十方三世一切佛,一切菩萨摩诃萨,摩诃般若波罗蜜。”  上述仪规的完成,标志着寺院安居的开始。以后的安居期内,朝晚课诵仍照常进行,但日间安排了些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8.html
  •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

    也确实出现了如来藏思想。如经云:“释曰。菩萨善生有四义。一者种子胜,以菩提心为种子故。二者生母生,以般若波罗蜜为生母故。三者胎藏胜,以福智二聚住持为胎藏故。四者乳母胜,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。”[24]...

    慧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7.html
  • 唯识与印度传统的语言哲学

    通过一切言语道故,令离一切分别因故。法与非法,皆非语言所能诠表。  另外,般若中观的假名论也表明了一切存有的语言性。般若经以一切但有名字,说菩萨、般若波罗蜜都不可得。《大智度论》说有有三种:相待有、假名...

    吴学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873551.html